close

茶道,是中華傳統文化,唐朝陸羽《茶經》首次提到「茶道」這個名詞,它是一種極為深層、覆函人文內涵的文化型態,而慈濟不斷在推廣的「靜思茶道」,則是融合了證嚴上人的法與慈濟精神,不但是慈濟人文教育重要的一環,也讓學員在茶香中探索慈濟人文的精髓、以及學習生活教育,進而培養健全的人格特質。

初秋,來到慈濟彰化分會,擔任靜思茶道講師阿利師姐正在教授茶道課程,金黃色的陽光穿過迴廊灑落在茶軒的地上,茶香更是氤氳飄香。泡一壼好茶訣竅在於「眼到、手到、心到」三者合一,進而調和茶、水溫與時間,才能泡出一壼好喝的茶,而透過泡一壺好茶的過程之中,不但是一種人與人的對話、也是一種生活教育的學習。

阿利師姐說,藉由茶道,可以學習三種心,第一就是「與人溝通的心」、其次是「安靜的心」,最後則是「忍耐的心」。阿利師姐說,由於社會不斷的改變,孩子生得少、社會也更亂了,孩子們對於價值觀混亂、倫理與道德的觀念逐漸淡薄,因此,藉由茶道,讓孩子們重新學習如何與人溝通、如何服務別人,在等待與泡一壺茶的過程中,更有耐心、更能注意自己的儀態。

說到孩子對於倫理與價值觀念的混淆,阿利師姐語重心長的舉了一個例子,有一個國小的孩子,在學校裡老師削了蘋果給大家吃,當老師拿了一顆小蘋果給他時,他卻說:「這不是我的,而是給外勞吃的!」後來經過老師的瞭解,才知道在家裡媽媽總是削大顆的給他吃、而小顆的則是給了外勞。由於媽媽無心的舉動,讓孩子的價值觀產生偏差,而不知感恩、惜福,如今的學校與家庭教育已經產生了問題,阿利師姐說,慈濟的「靜思茶道」,就是要「教之以德、育之以禮」,進一步補足學校教育的不足、以及家庭教育的失調。

阿利師姐進一步指出,慈濟的道場就是一個「人生的學校」,讓子們透過慈濟與靜思茶道,還培養感恩、服務的心,藉由打開心門來幫助別人,就如同上人所說的:「學習成為菩薩!」

此外,阿利師姐也提到,在靜思茶道中,希望孩子們能夠學習三種能力與態度,第一是「守住本分」,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,唯有勤勞努力,才能在生命的歷程中找到貴人,進自己的本分、努力學習;其次是「明辨是非」,社會上充滿太多的誘惑與表象,許多漂亮的、好吃的,並不一定是真的,因此要讓孩子們透過安靜、忍耐與付出的過程中,學習如何明辨是非;最後是「熱情的心」,就是努力學習、積極付出。

最後,阿利師姐也呼籲時下年輕人,要學習上人所提出的「克己復禮」的生活,所謂克己復禮就是「克勤、克檢、克難」的清貧生活,而「清貧生活」就是清淨、儉樸的生活。當前正值全球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,師姐也奉勸年輕人不怕難、不怕苦,要更有毅力與踏實,就像跑馬拉松,堅持到底,才是winner。

將茶道的精神落實在生活中,藉由泡一壺茶的時間,學習與人互動、可讓家庭、人際關係更和諧,透過茶道,也讓茶與人、人與人之間彼此恭敬相待,更能珍惜這份緣,還有一顆感恩的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eme5566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